第一篇:伪君子读后感
《伪君子》读后感
《伪君子》中的达尔杜弗是“故作虔诚的奸徒”的代名词。
达尔杜弗是《伪君子》剧里的的中心人物, 也是文学史上伪君子的典型, 是一个宗教骗子、无赖。他伪善、狡黠、狠毒。达尔杜弗的伪善具有典型性。
他善于把世人尊敬的东西当作工具, 骗取人们的信任, 作为他达到卑鄙目的跳板。他本是外省的一个破落贵族, 多年来在各个城市流浪, 所以他自然了解当时社会上的真正的虔诚的教士是受人尊敬的。于是他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宗教心理, 在教堂门前扮成了一个虔诚的信士, 做起了宗教骗子的勾当。从他为自己选择的这个“职业”来看, 说明他是一个有头脑并且很狡诈的人。他每天在教堂中祷告, 一会儿长叹, 一会儿闭目沉思, 甚至用嘴吻着地, 把圣水送给祈祷的人, 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但我们都明白这些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而为了实现最终目的, 他一到奥尔恭家便采取了一切伪善手段来隐藏自己的真实面目。他出场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仆人说:“倘使有人来找我, 你就说我去给囚犯分捐款去了。”他的这一出场根本就是一个骗子的形象。更能体现他伪善本质的是他自己扮成道德高尚、抛弃人间一切情欲的“圣人”,而实际上他却是一个灵魂肮脏、卑鄙无耻的淫棍。当他看到女仆桃丽娜穿着低胸的衣服时, 他马上拿出一块手帕递给她说:“哎哟, 天哪! 我求求你, 来说话前先把你的胸脯盖起来, 看到这种东西, 灵魂就会受伤, 引起不洁的念头。”他说这些话,以表明自己是一个没有欲望的圣徒。但是我们都心知肚明他实质上是一个经不起肉体诱惑、满脑子淫乱思想的淫棍。所以, 当他在为自己的表演感到得意的时候,其实他自己的行为已经暴露出他内心的龌龊。
在气愤的感情中读完《伪君子》,相信每个人对达尔杜弗这类人都充满了厌恶。放下书,想一想,其实不仅仅是在作品中才有这种人,在我们现实的世界中也有很多这种伪君子。我们身边有那么一些人,为了拿到点助学金当零用钱,可以假装自己家里穷到极点,自己的父母都是没有劳动力的病人;有那么一些人为了拿到那一纸文凭可以在考试的时候作弊,可以在考四六级的时候跟别人买证书,在写论文的时候抄袭别人的成果;也有那么一些人即使别人要他做牛做马你还是笑兮兮的附和他,还要表现一副崇拜的嘴脸,还要称赞其多么的英明,只是为了攀附一点权贵关系;也有那么一些人在朋友面前说着贴心的话,却在背后为了自己的利益插他一刀;也有那么一些国家官员每天都在高呼要反贪污,反腐败,而实质上自己不知道贪了多少钱,为了美色干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坏事;还有那么一些人在生活中大谈要以人为本,要关注民生,要为民造福,要做人民的公仆,但是背地里不知道为了自己的那点私心坑害了多少老百姓,挥洒了多少老百姓的血汗。没钱的人装有钱,有钱的人装没钱,商人在官员面前装孙子,贪官在人民面前装清廉。装-伪善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装积极,装先进,装清廉,装正派,装温厚??总之,为了达到自己心目中所要的目的,进行五花八门的装点打扮,以让别人看花眼。这样,他们就可以平步青云的扶摇直上,在人不知、鬼不觉中实现自己想要的一切。这就是我们当下社会的伪善。
姓名:罗文霞
学号:20140101365
邮箱:122148575@qq.com
第二篇:伪君子读后感
10807高萌萌 1008514015
读《伪君子》有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的话确实很有道理。数月前,我有幸拜读了喜剧大家莫里哀的代表作《伪君子》,简短的剧本,饱含深情的语言,极力的讽刺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刘老师又给我们对《伪君子》以及莫里哀作了详细的介绍,其中的很多东西是我在第一次读完后完全没有意识到的。刘老师精彩的讲解,让我萌生了再次拜读的想法。几周后,我又徜徉于那个时代,那片土地,感受着每个人物的气息,有了更深、更真切的理解和体会。写下这篇读后感,感受着达尔杜弗、奥尔贡、桃丽娜……也感受着莫里哀,感受着人性。
该剧是莫里哀五幕诗体喜剧的代表作,通过对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达尔杜弗伪善丑恶嘴脸的刻画,深刻揭露了教会势力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从而抨击了教会和贵族上流社会的伪善、荒诞无耻。 一、人物形象及主题分析
《伪君子》的中心人物是满口仁义道德、道貌岸然的达尔杜弗,他披着宗教的外衣,借着上帝的名义招摇撞骗,用花言巧语迷住了富商奥尔贡及其母亲,受到他们盲目地追崇与迷信。奥尔贡的母亲曾说出“他是一位真正的道德君子,他会引导你们走向天堂的”这样的话,奥尔贡更是把达尔杜弗的话当做是神的口谕。
莫里哀从三个方面塑造了达尔杜弗伪君子的形象。其一是揭示其言行相悖、表里不一。这样言行不一的骗子为取得奥尔贡及其母亲的信任,竟编出这样一个拙劣的谎言。“有一天,祷告时捉住一个跳蚤,事后还一直埋怨不该生那么大的气竟把它捏死”,多么虚伪的一套!事实上,他早已把这些可怜的小生命曝尸荒野了,甚至早残害了万物之灵长—人类了。其二是揭露其假装虔诚而实际好色的虚伪本质。在他勾引奥尔贡的美貌妻子时,又堂而皇之冠以“上帝”名义,说什么“更欣赏上帝创造的女性美”之类的鬼话,引人发笑,甚至感到可悲。奥尔贡的妻子艾尔密尔假装爱上了答尔丢夫并表示没有勇气违抗上帝做出这种事时,答尔丢夫说:“有一种学问,它可以用动机的纯洁来补救行为上的恶劣。这里有种诀窍,太太,我可以慢慢教给您”,还说奥尔贡是“一个可以牵了鼻子拉来拉去的人”,达尔杜弗甚至认为他们的谈话是给他“增光露脸”,真是虚伪、不知廉耻!其三是揭露其阴险、狡诈、狠毒的本质,指出宗教伪善的社会危害性。剧中,艾尔密尔为了让丈夫醒悟,设计让奥尔贡看见达尔杜弗丑恶的嘴脸,奥尔贡幡然悔悟,决心要把达尔杜弗赶出去。然而达尔杜弗却已经拥有奥尔贡的房产,并且掌握了奥尔贡为政治犯藏匿的文件,于是向国王告密。但英明的国王洞察幽微,下令逮捕了达尔杜弗,并赦免了曾经勤王有功的奥尔贡。此处体现了路易十四的国策,既保持资产阶级和贵族阶级的力量平衡。此处对国王的正面歌颂,在我看来,是取得路易十四支持的重要保证。
富商奥尔贡刚愎自用,是个愚蠢、保守的贵族大臣,深受宗教毒害以致是非不明,善恶不分。他是封建专制的贵族大家长,要撕毁女儿以前的婚约而把她嫁给达尔杜弗,想要一手掌控妻子和儿女的一切。并给予宗教骗子达尔杜弗无限的信任,他不单单要把女儿嫁给他,还将自己的儿子逐出家门,剥夺其所有的继承权,甚至愚蠢地把私藏投石党事件的政治犯的文件匣交给他保存。
女仆桃丽娜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也是作者极力歌颂的人物,她虽然是一
个女仆,却有强烈的个人意志,敢做敢为,丝毫不畏惧。当达尔丢夫看到桃丽娜稍微裸露点,递手帕要她遮起来,并以教训的口气说:“把你的双乳遮起来,我不便看见。因为这种东西,看了灵魂会受伤,能够引起不洁的念头。” 桃丽娜的反唇相讥大快人心:“你就这么经不信引诱?肉感对于你的五官还 ……此处隐藏2979个字……份的骗子,他披着宗教的外衣,露骨地表示尊崇上帝,但是实际上他只是靠着上帝的名号来招摇撞骗。一方面让人们认清了答丢夫的所作所为,以此戳穿教士们的假面具,露出他们的本相。另一方面指明当时的贵族等大部分人对于宗教的糊涂观念,只要是个传教士,他们都盲目相信,不论真假,都能得到像奥尔恭这样愚蠢的宗教信徒的信任; 其实古今中外,伪君子的共同之处就是这样,把自己伪装成大家心目中所喜欢或者尊重崇敬的形象。让后就像当演员一样,伪装下去,在外人面前就戴上面具,披上羊皮,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卸下伪装,暴露本性。
在文中,我通过莫里哀的细致描写,在头脑中刻画出了一个有着“贪食、财、凶、色”丑恶行径的伪善者形象。假性1比如答尔丢夫称自己是禁欲主义的苦行僧人,还假穿苦行衣什么的、但是在奥尔恭家里却大吃大喝、经常吃个肚儿圆红光满面;假性2他故意在奥尔恭面前把施与分赠给穷人,却在暗自处心积虑地图谋奥尔恭的家产;假性3因为自己不小心踩死一只跳蚤,他假装虔诚地忏悔责骂自己,后来却冷血的想要置奥尔恭于死地。假性4更突出的是,他装
着自己连坦肩露臂的女仆都不敢注目,却又厚颜无耻、肆无忌惮地调戏奥尔恭的娇妻欧米尔。他在见桃丽娜时掏出手帕扔给她,教训道:“把你的双乳遮起来,我不便看见。因为这种东西,看了灵魂会受伤,能够引起不洁的念头。”一个人要是内心真正的纯洁、干净,善良,那么不管外界怎样诱惑,他都不会受太大影响,邪不压正嘛,但答尔丢夫竟然自己先躲避起来,所以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答尔丢夫这个处处演戏的人的丑恶嘴脸。
答尔丢夫这般狡诈,致使奥尔恭一家差点儿就被扫地出门,但是假如奥尔恭能稍微有点理性,不对宗教盲目迷信,对别人的真假行为有那么一丁点儿辨别力,或者能认真的思考接纳别人的质疑,那么肯定也不至于到走投无路万般无奈那个地步。所以剧本不仅是批判了那些伪君子,还对那些不辨真假、一意孤行、执迷不悟的愚昧之人也作了强有力的批判。剧中的女性当中,柏奈尔夫人跟奥尔恭一样愚昧,奥尔恭女儿玛丽亚娜虽然能辨别真假,但是并不敢站出来勇敢反抗父亲对她婚姻的干涉。桃丽娜和欧米尔是剧中重要的正面人物。桃丽娜虽然只是一个女仆,但她头脑清醒,目光敏锐。在奥尔恭家里,她最早识破答丢夫的伪善外衣并指出他的贪图金钱、女色的本性。她向愚蠢的主人揭露答尔丢夫伪善和阴谋,并积极支持玛利亚娜和瓦赖尔为自己的爱情、婚姻作斗争。代表了下层人民的聪明、机智、勇敢。
最后扭转全局的重要boss国王虽然在剧中并未出场,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明察秋毫,赏罚分明,不忘奥尔恭立过功勋,挽救他于危难中,并把伪君子答尔丢夫绳之以法。
在《伪君子》这部戏里使用的主要喜剧手法是讽刺。他把社会人生中无价值的丑陋邪恶的东西撕破给人看,使人们在贬斥、否定丑陋邪恶之中获得审美的精神愉悦。而且在《伪君子》这出喜剧中还穿插一些悲剧性因素,如奥尔恭女儿婚姻的将遭破坏、奥尔恭濒临家破人亡的险境,喜中含悲,加速了喜剧矛盾的发展,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莫里哀是一位对现实人生有着极其深刻理解的喜剧家,他的喜剧充满了滑稽娱乐性和战斗精神,他总是强调喜剧要通过笑来打击恶,笑对于喜剧艺术来讲是打击社会恶习的最好的武器。在他看到事物可笑性的同时,能够相当清醒与敏锐地捕捉和透视到可笑性背后深刻严肃的理性内涵与悲剧底蕴
感想:
合上莫里哀的《伪君子》,仿佛也是刚刚了解一种无从否认人性,是可悲的,书中所批判的跟我们当代的普世价值观或者说时代的主旋律没有变化,都是宣扬那些积极地正能量的东西??从幼儿园里开始就教育让我们要做好人!正人!君子!但是实际却是世界这么大,要是每个人都发展成为完美的人,那么这个世界也就不符合逻辑了,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想想这剧本中的四类角色:伪君子、愚蠢但有权的人、聪明但弱势的人、正义的代表——boss/king.我联想了许多:
先说说伪君子:一种是生来本性就恶劣,自然而然的发展成那种表里不一、冠冕堂皇的人;另一种"伪君子"则是本来生性善良,但是进入社会或者在外界的影响下,无奈的为了竞争、生存或者把护自己不受到别的伪君子的迫害而把自己也变成了同类人;如果不这样做,继续保持自己的单纯本性,那么很可能被嘲笑另类,不合群、或者早被“消灭地尸骨无存”。所以这个社会存在的伪君子分为先天的和后天的。但到底那种更占大多数我也无从评判??不管出于什么动机什么目的,他们的共同之处都在于在自己的脸上戴上了面具,一副符合大
众口味的面具,刚开始可能不舒服,却不摘下,直到把心和面具融为一体,那他们不管做什么勾当都像是自己内心所自然而然想的,不再是伪装的了。我看了一篇有争议的文章,评选出了中国的十大伪君子,评选的标准是他们都是隐蔽得很好的伪君子,到现在还受到称赞,至少还存在争议,按照时间为序,分别是:舜、伊尹、曹丕、刘备、诸葛亮、李世民、赵构、朱熹、海瑞、弘历、洪秀全。当然这没有官方依据只是野史或者闲聊,有人肯定会对这个名单感到异议,海瑞、诸葛亮这些怎么回事伪君子呢?海瑞因女儿�党员鹑说谋ぷ约旱那骞俚纳遣幌Ф鏊琅�??是有点过了,但却得来千古英明??
哎!所以这个世界上好人坏人的界定说简单其实很也不容易,比如《伪君子》达尔杜弗,虽然周围的人意识到了他的邪恶,但"最高领导人"最后才明白。而且这个奥尔恭他就是傻,而且已经傻到别人几番提醒仍然执迷不悟。虽然剧本里有个美满结局但在现实社会当中,是不是遭到伪君子欺骗的时候都会有那么一个国王来拯救你呢,这恐怕几率不大,所以现实当中大家还是要擦亮自己的眼睛,长点脑子别被假象迷惑了,千万别像奥尔恭那样不见棺材不落泪??到时候哭都来不急。
然后是我们生活中还是有少数那么些单纯、笃性、执着于自我不为外界所污浊的真人——君子,但现今我感觉他们的处境限于两难之中,坚持自己则可能被讥笑、馋讽、排斥,顺势改变又违背自己所愿。真正像桃丽娜那样的人却是我们当今社会最需要的人??多一些正义之士站出来戳穿伪善,联想到我们自己,作为未来的播音员或者新闻工作者更是要坚定做这样的人,要传播真实的、正义的、真善的东西,就首先得自己要做这样的人,不管别人怎样冷眼看待始终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能被伪善的东西蒙蔽了双眼。
视之当下,就像一场化装舞会,有多少人不是戴着面具在生存,因为世人都喜欢好的,谁不想自己在别人面前都是优点。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是真正的随性自然,什么也不伪装,说自己所想,做自己所想,不被他人的眼光拘泥着,往往这样的人活得真实,但是也被世人用批判的嘲讽的眼光来看待。所以咱们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真实与虚伪并存,交织发展,矛盾多重的世界,从答尔丢夫那个时代开始就是这样,几百年过去了,世界一点没变,要想世界全是真善美,没有一点瑕疵,那只存在于大家的美好幻想中,要是真没有邪恶怎么衬托正义,没有丑怎么评出美,事物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平衡的,要不然这个世界就倾斜了,所以我们不用要求一切都是完美的,也不用嚷嚷“摘下面具,生活更美好”!得有那么些反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点不一样的风景??说不准什么时候会产生一个全新阵容、更加精彩的《伪君子》呢。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