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一、概念理解
新材料作文顾名思义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又不限制文体,保持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三自",这就是称之为新材料作文的原因。它不同于话题作文的地方是: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话题作文的材料是为了引出"话题",作文围绕"话题"范围展开,材料可用可不用;新材料作文则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既是说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而不是话题,有的学生误解为话题,如广一模的材料作文,有学生从材料中引出话题"环境",文章谈环境污染问题,那就是离题作文了。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三性"为审题的原则,"四清"为审题的要点。
(一)三性 1.整体性原则: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 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二)四清 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
二、材料作文审题的具体方法
1、找关键词句法
洛伦兹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核心之一?--洛伦兹变换方程便是他的杰作。然而,当发现这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相矛盾时,他茫然了,因为那是经典,不容置疑。一年之后,爱因斯坦走到这里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所不同的是,爱因斯坦毫无顾忌地冲破了牛顿力学的束缚,赋予洛伦兹变换方程以全新的物理涵义,从而导致相对论的诞生。关键词句:"经典,不容置疑""毫无顾忌地冲破了牛顿力学的束缚"
洛伦兹:迷信权威,可能与成功擦肩而过 ;爱因斯坦:适当的怀疑是智者的火炬
2、以果溯因法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果: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 。因: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螃蟹横着爬。 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 螃蟹接受别人好的意见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青蛙 帮助别人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综合 误会源于错误的沟通
3、提炼本质法
这种方法就是抓住材料所反映的本质性的问题去立意。这种方法适用于平实的叙述性材料。这类材料没有明显的是非曲直,所表达的中心也不含蓄,就靠我们提炼出一个带哲理性的观点。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学者说,是在幼儿园。" 1
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话代表了科学家的普遍看法。 【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人终生受益】 观点: 做学问与做人
4、道理升华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含蓄的隐喻型材料,寓言,带有哲理性的自然现象。1990年高考作文材料提供的是法国寓言《小姑娘与玫瑰园》,2003年的《智子疑邻》都属于这一类型,分析这类材料,就要揭示蕴涵在材料中的那个"理",然后再将这个道理的适用范围扩大化。漫画中,在那么一种简单、划一、削足适履的教育方法之下,老师不必运用自己的智慧,学生也只有成为千孔一面的泥塑木偶的份!你看,那两个拇指轻轻一按,学生就只有就范,就只有成为"统一面"似的"合格产品"了。 【评议千篇一律的让我们反感的教育】
观点: 憧憬让我们张扬个性、自由飞翔的理想的教育
5、同异互求法
这种方法就是把几个不同材料的某一共同点提出来,加以概括提炼,作为文章的论点。这种方法首先适用于相似排列的多元式材料。
(一)结合下面三个材料,进行审题立意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3、一傅众咻(一人教导,众人吵闹,难以学好)
立意:客观环境条件影响着事物的发展
(二)筛选以下材料,联系实际立论作文,并自拟标题。
1、战国时期赵王实行胡服骑射政策。 2、秦始皇大兴土木,修筑阿房宫,筑万里长城。
3、汉代王昭君出塞,为帝业实施和亲政策。 4、鲁迅就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问题,写了《拿来主义》。 5、我国当前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 6、清代搞闭关锁国行不通后又搞求荣卖国。提示: 该题重在训练从多种材料中找到内在联系紧密的东西,并结合实际生活选好议论角度,确立议论的论点。
就材料而言,1、3、4都有联系,均表现出要勇于向外部世界(外国和外族)学习。5 说的是当今所面临的问题,是我国现行的根本国策,与1、3、4 也有联系,而2 与其它各项联系不大。6 说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与改革开放向国外友人学习的问题。从反面意义上看,6 与1、3、4、5均有关系。搞清这些关系有助于把握整体材料的精神,为立论说理打下基础。文章标题可《今天还要"拿来"》《从胡服骑射说起》。
立意:封闭与开放、封闭与交流,以开放心态对待外部事物,外部文化等
6、反弹琵琶法
"反弹琵琶"指逆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所谓逆向思维,就是为了实现某项目标,以背逆常规现象或常规方法为前提,通过反向思考来发现或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或方法。"反弹"就是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观点,去阐发新见解。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我们可以把材料中的问题倒过来思考和分析,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鲁人到
越国去一定会贫穷吗?也可能正因为越国人赤脚、披发,鞋帽才有大市场,从而可以得出鲁国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种立意是一种逆向思维,这类辩证置疑的文章,如果角度新颖,立意深刻,有思辩色彩,能很好地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
7、辨明关系法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阅读材料时,如果善于分析材料中诸事物的关系,即可找到立意的依据。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1个环扣和其他99个环扣之间,是依存关系
小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8、把握情感倾向法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情感倾向,此时,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
三、练习
A、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审题方法:找关键词法。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
B、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 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审题方法:找关键词法。关键句"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
立意:走熟悉的路也会摔倒,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别摔在熟悉
的路上"
野兔谨小慎微,不敢走新路,不敢创新 不要谨小慎微、敢于走新路、敢于创新
C、某省一扶贫工作团,做了件扶贫实事,向某个贫困山区赠送了一批优良种羊。几个月后去了解情况,村民们说,羊肉的味道很好,请再送些来。
审题方法:以果溯因法。 扶贫 结果送了优良种羊 村民说羊肉好吃再送些来原因 村民观念落后,素质不高 扶贫工作治标不治本
立意: "人的素质是第一位的","标本兼治,双管齐下"等。
D、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译文】: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呀?" 猫头鹰说:"我准备搬到东边去。" 斑鸠问:"为什么呢?" 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去。" 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东边去,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你。"【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原材料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审题方法:以果溯因法。 结果 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 原因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立意1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治标不如治本 2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的方法3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
E、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逊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当时有人驾着一辆马车和它赛跑,新生的火车丑陋笨重,走得很慢,漂亮的马车骄傲地跑在前面。而且火车由于没有装弹簧,把路基都震坏了。但是斯蒂芬逊并没有因比赛失败而灰心,坚信机车具有马车无法媲美的优越性,他不断实验不断改进,近200年过去了,马车仍按原来的速度转动着轮子,而火车却在飞速发展,高速火车的时速却已超过了300千米,试验性火车速度更加惊人。方法:以果溯因法果:火车战胜了马车因:斯蒂芬逊在比赛失败后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充满了信心。 斯蒂芬逊失败后进行冷静思考分析,从而获得了新的认识,使火车得以不断改进。火车本身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开始时虽不完善,但是它扔有巨大的发展前途。
F、深秋,黄叶纷纷从枝头上落下来。有位哲人看到了说:"落叶并非殒落,是胜利凯旋!立意:奉献,永恒的美德(道理升华法)
"落叶"是值得赞美的(把握情感倾向法)
G有一只蚂蚁爬墙,六次失败了,可是它还是延原路向上爬,一人说:"多可敬的小蚂蚁。"第二人说:"多么愚蠢的蚂蚁。"第三人说:"多么可悲的小蚂蚁。"你怎么认为?
无情感倾向,找关键词句,可写"持之以恒",可写"变一条路",但是写"变通与坚持"更好。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