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企业基础管理 打好防范化解经营风险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由此可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被纳入三大攻坚战之首。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风险无处不在,企业存在一天,风险就相伴随一天,尤其是近年来企业处于持续、快速、跨越式发展阶段,要求企业必须具备更强的风险抵御和管控能力。如何加强项目风险防范,提高项目风险的管控能力,完善施工项目风险的预警机制,减少和避免施工项目的风险损失,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持续快速增长,是现代施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近一年多来,通过巡视整改工作的深入推进,以及企业负责人离任审计揭示的问题和今年尽调中存在的现象,我认为,**公司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基础管理亟待进一步规范,管理能力不能与企业规模快速扩张相匹配,导致在发展路上,众多的矛盾和问题阻碍企业正常履约,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受到损害。有道是“管理出效益”,有效的管理才能提高企业风险防控水平,促进企业高质量的发展。因此,认真分析研究以往的经验教训,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对于加强项目管理,减少漏洞,预防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司基础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低,资源无法合理优化配置。**公司点多、面广、占线长,总部与分公司、项目部高度分散,且纵向、横向信息沟通不畅,如果纯粹通过上下层级之间的接力来传达指令,了解情况,那么信息传输的时滞性、失真性必将增大,组织管理成本也将提高,同时,业务部门职能的细分又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导致横向信息失衡,削弱了资源整合效能,影响了总部决策监管和服务职能的发挥。去年巡视整改自查自纠工作中,暴露出的几项环保搬迁工程超付问题就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项目部、合同管理及财务部门负责的工程报量、材料统计、成本核算、资金支付等信息没能有效实现共享,导致项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没有被及时反馈、预警,使得企业管理工作较为被动。
2、制度建设滞后,执行制度打折扣。**公司经过60年的发展,基本制度框架已经形成,相应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也已具备。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变迁,原有的一些制度办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新的项目运营模式也迫切需要公司不断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比如,针对近年来涉足的EPCPPP项目存在的问题,公司应完善EPCPPP项目管理制度和办法。在修改完善、建立健全制度后,要强化制度的执行落地。
当前,一些员工的执行力和责任心不够,执行制度选择性的打折扣,容易做的事,就按规矩办,较为复杂的、需要克服一定困难、花费一定精力才能办成的事,部分员工就避重就轻,选择性的执行制度。这是职工责任心缺失的体现,造成的危害便是企业内部管理失控,经营风险增大,企业的当期效益和长期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公司在项目管理过程中,90%以上的问题都是制度执行不力导致的,比如履约保证金的交纳未能做到全覆盖,导致公司对未缴纳保证金的单位风险控制力较弱,钢构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未执行到位,质量问题接二连三,公司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3、部分员工工作能力与岗位不相匹配,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具体表现为:少部分职工名不符实占位子,出工不出力,工作没实效。特别是今年以来,集团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抓紧实施混改。改革推进中,一些职工感到困顿、迷惘,认为混改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一切都是未知数,即使努力也看不清未来,说不定到头来,自己倒成为减员分流对象。这种情绪导致职工思想滑坡、工作消极,在其位,不谋其政,工作浮在表面,把重要工作流程当做走过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思想仍然改而不变,没有实实在在履行责任、执行管理。除此之外,虽然有的职工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但能力达不到岗位的要求,工作效果不理想。由于行业发展较快,一些新技术、新规范、新要求出台后,职工没有及时学习和消化,仍然新瓶装旧酒,以老观念、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新矛盾,导致工作脱离实际,效果大打折。
4、部分基层单位负责人主动作为不够,冲劲不足。2016年,**公司成立以后,作为**子公司——**公司业务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由单纯的施工总承包业务类型向EPC、PPP项目转变。业务的转型意味着员工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也应跟着改变。特别是基层单位负责人,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率先掌握行业新技术、新规范、新要求,创新管理模式,强化项目管理,防范经营风险。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助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然而,部分基层负责人观念保守,作风虚俘,管理浮在面上,制度挂在嘴边,工作不深入,制度不落实,习惯拍脑袋办事,拍胸脯许诺,特别是承接业务,个别项目经理对项目不考察、不了解、不看图、不认真预算,直接拍脑袋定价,导致项目的承揽价格脱离实际,明显低于市场价,项目结算后亏损。同时,在项目施工中,个别项目经理以包代管,不正确履行项目经理的职、权、利,基础管理一塌糊涂,导致工期滞后,安全事故颁发,成本费用超标,质量返工整改,结算久拖不决等,更有甚者,在工程有变量时,没有向甲方及时形成书面资料,到头来,增量部分在项目结算时,得不到甲方的认可,形成新的项目亏损。
5、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到位,企业缺乏生机和活力。公司市场化的程度不高,激励不够、约束不严,平均主义、大锅饭等现象还没有彻底破除,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近两年来巡视、审计等检查频繁,部分基层负责人不敢大胆开展工作,遇到困难因循守旧,不敢尝新,怕承担失败和问责的风险,观望情绪较重,担当意识不足,甚至抱有“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想法。虽然有这种想法的干部只是极少数,但却污染了整个公司干事创业的生态环境。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预防**公司这座堤坝被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垮,就要时常警惕负能量传递,哪怕这些负能量象“蚂蚁”般微不足道。
上述五个方面的问题,一以概之,其实就是基础管理的
问题。万仗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一个企业基础管理薄弱,就会产生诸如人心涣散、责任心缺失、效率低下、作风飘浮、产品和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风险隐患增多、企业信誉下降、形象受损、接不到业务甚至亏损等问题。基础管理对于企业而言,就好比根与树干的关系。根系健康发达,企业这棵树苗就会茁壮成长,并慢慢长成为参天大树,反之,根系羸弱,便极易遭受外界的侵扰腐蚀。试想,根系有毛病了,大树还会长势良好吗?
**公司正是由于基础管理不够扎实,企业的发展目前进入了瓶颈期、阵痛期和滞涨期。下一步,要想走出这“三期叠加”的困难境地,我认为,应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以问题为导向,从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机制、完善制度、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加强两级班子建设为立足点和着力点,夯实基础管理,防范经营风险,提升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目标。
首先,强化信息化建设,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公司针对“所属业务板块多,单位分散,管理幅度大,传统管理方式难以实现信息共享,造成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在材料采购、资金支付、成本控制、合同执行方面,管理风险隐患较多”这一实际。借助ERP系统这一互联网上的企业业务管理平台,推进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有效防范风险,提升管理效率和盈利能力,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为此,**公司把建设ERP系统当作一把手工程,党委书记、董事长亲自挂率、亲自抓,其他领导按照职责分工通力协作。并成立ERP系统建设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该系统建设的领导、协调、推进和组织实施工作,同时,成立纪检监督组,对ERP实施工作全过程监督检查,对推进工作懈怠及不作为者进行问责。目前,ERP系统建设进入关键阶段, 2019年11月底,完成总分包合同、采购合同、供应链管理的单项及集成共享实际上线流程;2020年3月实现资金计划、资金管理等网上流程上线;2020年7月实现工程造价、成本管理、成本分析单项及集成共享等网上上线流程。
其次,重视制度建设,并严格执行制度。去年以来,公司借助咨询公司力量理顺基础管理制度和流程,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瓶颈。重新梳理完善了部门管理职责,建立健全管理制度80余项。可以说在2018年,与全面深化改革相关的顶层设计、制度框架都已出台,2019年,我们要做的事就是把“设计图”变为“施工图”,在已设计好的制度框架下,把改革的措施迅速落地生根,尽快释放改革红利,让员工分享到更多的改革成果。为此,党委要求职能部门迅速消化新的制度体系,熟悉部门职责,转变工作作风,放下架子、甩开膀子、扑下身子,认真抓执行、抓落实、抓成效,既要当好严肃的“监督员”,更要当好热情的“服务员”,为基层多做雪中送炭之事,少行锦上添花之举。只有这样,公司的各项改革举措才能迅速落地生根,否则,改革只会沦落为一句口号。错失改革良机,必然贻误发展战机。
第三,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升职工专业素养。员工的素质及责任心决定着企业产品和服务水平的高低。近年来,公司采取以正激励为主的激励机制,增强职工学习的动力和毅力,提升其专业素养。相继制订完善了《技术专家选拔聘任管理办法》和《技能专家选拔聘任管理办法》,使技术水平突出的职工也能享受科级管理人员待遇。同时,针对各类专业人员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少的情况,加大职工专业技术和技能培训激励力度,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工考取国家职(执)业资格证书的一次性奖励和月津贴标准,鼓励职工加强学习,积极考证,为公司培养更多的专业型人才。目前,公司拥有一级建造师全年共计提职工教育经费85.64万元,支出培训费用91.76万元。公司现有一级建造师81人/112项、二级建造师18人/18项;中高级职称111人,高级技师25人,技师25人,高级工243人。今年以来,各职能部门加强对基层单位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分别开展了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工程制图及资料收集整理等知识的专项业务培训,参训人员达250余人/次。同时,公司每年坚持开展“坚定信心促扭亏,深化改革求突破”为主题的厂情教育活动,帮助职工牢固树立直面市场、迎接挑战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并凝聚干部职工紧密围绕“稳增长、强管理、促改革、保稳定”中心工作,创新思维、开拓市场、稳中有为,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狠抓基层班子建设,培养一支善作为敢担当的干部队伍。拿破仑说狮子统帅的绵羊部队,能够打败绵羊统帅的狮子部队。拿破仑的名言强调了一把手的统率力、决断力对于队伍战斗力的决定性作用。因此选好用好管好基层负责人对践行新理念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困难时期,忠诚、干净、担当、实干的负责人显得弥足珍贵。各级党组织应切实承担起“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责任,把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提拔重用到基层干部队伍中;把只会来事,不会干事,不能担事的负责人从队伍中清除掉。为严把“入口关”,**公司党委严格科级干部选拔任用程序,确保提拔任用的干部德才兼备,务实担当,群众公认,切实杜绝任人为亲、带病提拔、火箭提拔的不良现象。同时,严格科级管理人员的管理,针对一些科干在岗不在状态、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公司党委通过实施中层干部末位淘汰,建立“能上能下”的干部用人机制,鞭策科干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让无为之人混不了日子,也守不住摊子,更保不住位子。2018年以来,公司按照动议提名、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反复酝酿、讨论决定的规定程序,新提拔任用科级干部9名,副提正6名。同时,根据公司的发展及市场拓展需要,及时对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人事作出调整,交流调整干部73名,免职6名,最大限度发挥了科级干部的积极性,提高科干的整体工作效能。
第五、注重机制建设,以机制激发生机与活力。公司以需求为导向,围绕企业经营发展方向,通过薪酬体系改革,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今年出台并实施了《项目薪酬管理办法》、《项目驻外津贴管理办法》,充分体现了薪酬向一线倾斜、向直接创造价值的经营单位的倾斜、向市场接轨的理念。同时,推进项目经营模式改革,打造创新、创业平台。结合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新颁布了《项目承包管理纲要》及相关配套文件,其更多的目的在于综合利用公司平台,打造和培育自有核心项目管理团队,提升项目管理质量和综合盈利能力。在项目管理团队建设方面,公司本着简化流程、提升服务、加强监管的目的,制定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及配套文件,规范公司项目管理,进一步强化事前策划(计划)、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确保公司在新开项目安全、质量、成本、进度、资金、稳定全面受控。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