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化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精选多篇)

时间:2024-09-20 22:16:04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精选多篇)(全文共13190字)

2014 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问责从一把手开始
http://.cn 2014 年 01 月 02 日 07:18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陈其 13774134315 党政干部选任不再是"一把手"说了算; 选人用人"关卡"越来越多, 过程"复杂化", 不让干部"带病上岗"; 用人失误问责不再"打太极", 而是直接从"一把手"开始……近 来,针对长期存在的干部选拔任用"痼疾",各地纷纷着力推进选人用人制度改革,呈现一 派干部选任的新气象. 从完善规范提名制度到明确事后问责, 从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到推广 民主测评,通过一系列的探索革新,一批批高素质干部得以脱颖而出,客观公正的选人用人 之风正在形成. 各地的探索是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为契机推进的.2014 年国庆前夕,党的十 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quo(请收藏本站wWw.)t;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 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 关键." 日前,《2014—2014 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对努力建设一支 包括党政干部, 企业经营管理干部, 科学技术干部和其他战线干部在内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加强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杨德山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干部选任 公开性难以完美实现,选拔标准难以统一,'官本位'风气浓烈是长期存在的问题.毫无疑 义,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就国情,党 情而言,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建设则是'关键'中的'关键'." 强化组织提名权, 强化组织提名权,弱化个人提名权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 《决定》 对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党的建设作出了战略性 部署. 在干部队伍建设的选任机制上, 重点强调民主运作方式和选人用人风气. "杨德山说. 在具体做法上,《决定》首先要求:"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 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 事实上,个别地方对提名制度的探索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2014 年 10 月以来,为杜绝 因责任不清晰在推荐提名中出现随意票, 人情票,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以扩大党内民主为突 破口,规范干部任用提名方式,探索实行了推荐干部实名制.经过确定参加推荐人员范围, 实行实名推荐,方能最终产生初始提名名单.

在实名推荐过程中, 未央区要求参加推荐人员在填写推荐表时, 必须如实将推荐人姓名 填写在印制密封线以内. 为保证推荐人意志不受外在因素干扰, 未央区特意选择布置了推荐 场所,设置若干个封闭

填表室;为降低人为因素影响,确保推荐的客观公正,未央区规定, 区委书记,区长,副书记,组织部长不参加填表推荐. 随着营造干部选任公正风气对提名制度改革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并以《决定》中的明确 要求为契机,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下大工夫创新方式,以增强推荐人的责任意识,落实提名 责任.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实行市委全委会成员两轮署名推荐干部,增强提名工作的透明 度.河北省大名县则实行了"两次预提名",再与民主推荐挂钩,给提名者"施加压力", 确保提名工作的公正性…… 各地对提名方式的探索有一个共同目的:强化了组织提名权,弱化了个人提名权,破除 了"一把手一锤定音"的现象. 在开展提名制度改革的县市"一把手"看来, 他们乐意为自 己"权力瘦身",并希望以此带动良好用人风气的形成. 大名县委书记王晓桦认为, 现在个别地方存在的"一把手"独断专行作风, 不仅破坏了 党内的民主氛围, 更让群众对选拔出来的干部难以信任, 也让党和政府在更多方面失去公信 力."现在通过制度设计对'一把手'进行制约,有利于破除独断专行的作风,有利于选出 一批心向百姓的干部." 不让干部"带病上岗" 不让干部"带病上岗" 《决定》 要求,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要"正确分析和运用民主推荐, 民主测评结果, 增强科学性和真实性". 在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选任提名模式的基础上, 各地通过创新 民主推荐,民意调查,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工作,织起了一张严把干部竞争性选拔关的"大 网",避免干部"带病上岗",进一步匡正用人风气. 日前,浙江省杭州市委下发了《杭州市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规定今 后杭州市竞争性选拔干部主要采取"'两轮推荐,两轮票决',公开选拔,公开选调,竞争 上岗,跨部门竞岗交流"5 种方式进行.其中,通过"两轮推荐,两轮票决"方式,经过差 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杭州市从 279 名符合条件的现任市管副局级干部 中,差额选拔了 6 名正局级领导干部.在杭州市委的带动下,该市先后有 7 个区县市开展了 "两轮推荐,两轮票决"等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 河北省大名县则在"两次预提名"的基础上, 在选拔干部过程中设下多道"关卡". 杨 怀林在大名县商贸领域相关岗位上工作了近 30 年,2014 年,他以其出色的业务能力和扎实 的群众基础,被提拔为商业局商业贸易办和物资流通办主任(正科级). 细细一算, 杨怀林发现, 自己从商贸办副主任升任主任, 经历了两次预提名, 一次推荐, 一次测评,一次全委会票决,一次考察公示等多道关卡.杨怀林成为被预提名的后备干部人

选之后,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先后两次来到商务局进行民主推荐和群众满意度测评.最终

终, 杨怀林在两轮投票中胜出,得以顺利进入考察公示阶段. 四川省巴中市通过邀请群众担任公开选拔科级干部面试环节考官, 甘肃省庆阳市通过竞 职演讲, 民主推荐及差额考察最终选任 6 名县处级干部, 四川省洪雅县扩大民主通过"两票 制"选举乡镇"一把手"…… 这一系列严把"入口关"的改革, 虽然让选人用人看上去越来越"复杂", 但许多组织 干部对此毫无怨言.河北大名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庞耀洲表示:"为了选出真正合格的,不 '带病上岗'的优秀干部,多费点事是值得的." 问责从"一把手" 问责从"一把手"开始 《决定》要求,"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干部选拔任用 责任追究制度". 但谁来监督"一把手", 如何规范"一把手"用人行为并设立相关问责制 度,成为现阶段不少地方在制度探索中遇到的一大难题. 杨德山认为:目前一些地方"一把手"在用人上权力过大,这本身就违背了 1980 年初 制定的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我们要认清楚"民主"的本质, . 应该是集中到"多 数意见". 从 2014 年开始,中组部就在吉林,浙江,湖北 ……此处隐藏9056个字……点对象和内容突出了。据此,党中央于1995年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这是第一部规范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工作的党内法规。以后,中组部总结各地的创新做法,下发了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考核、交流等方面的意见、通知、暂行规定。这些规定尽管还未上升到党内法规,不叫条例,尽管不是以党中央名义下发的,但在指导和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制度改革方面,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整体推进阶段

以2014年6月,中办印发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为标志 ,此时,改革由单项突破进入到整体推进阶段。所谓整体推进,主要是指在“三支队伍”的改革上,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规划和设想,并努力按照这个规划,从系统方面推进。主要有:

2014年6月,经中央批准,中办印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纲要》总结了22年单项突破的经验,从整体上提出了十年内(2014―2014)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指导方针和主要措施,规划了党政干部、企业领导人、事业单位领导人“三支队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及方向。这是第一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十年规划。迄今为止,党建领域也只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纲要和反腐倡廉体系实施纲要等两部规划。

十六大明确提出了今后改革的重点与目标。重点是: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目标是: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这一思路,将改革的内容由“选拔任用”扩展为“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推进。这就使得改革的重点不仅突出,而且有了扩展和延伸。将改革的方向明确概括为“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这就使得改革的重点内容更加系统,目标更加清晰。

在制度上,规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法规。2014年,中央总结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实行七年的经验,修订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条例》对党政领导干部选任的基本原则、程序、方法等作出了更加规范和严密的规定,形成了干部选任的基本规章。围绕这一《条例》,中办又下发了2014年“5+1”个法规文件,2014―2014年5个法规文件。这一系列具体制度的出台,抓住了党政领导干部选任与管理监督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使其改革由局部改革、单项突破向综合配套、整体推进迈进。

在实践中,扩大民主的改革措施普遍推行。民主推荐成为干部选任的必经程序和基础环节,民主测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任前公示和考察预告制度全面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广泛实施,全委会票决制开始推开。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迈出一定步伐。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向海内外选拔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各地普遍推行以效益为中心的业绩考核评价制度。事业单位普遍实行了聘用制度。

综上所述,三十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历了从单项突破到整体推进的艰难历程。其中,党政领导干部(主要是委任制的)选拔任用方式上有了一系列的突破和规范(不

包括监督方面的),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选任制的)的选拔任用方式进展不大。国企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与党政领导干部改革相比,还比较薄弱,重点难点突破不够。

三、整体推进到重点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巨大的成就。但是,人们困惑不解的是:为什么成就如此巨大,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却屡禁不止,有些现象,如买官卖官等过去不太显露的问题现在反而更加突出,甚至在一些地方较为盛行,造成吏治腐败,成为人们深恶痛觉的腐败现象。成果与问题之间的差距如此之大,应如何解释?正如前面所述,30年改革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委任制领导干部的选拔上,而选举制方面未发生明显变化。

从现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选举类)选拔任用存在的问题看,主要有:一是决定的“主体”还掌握在少数人甚至个别人手中,少数人说了算的机制还未发生明显变化。二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选任方式基本上是变相的任命制。这两个问题可以说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深层次问题、“瓶颈”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便是改革的“核心与攻坚”部位。由此,要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路、步骤必须由整体推进进入到重点突破。

所谓重点突破,主要是指在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选任上,有一个较大的推动和进展。为此需要: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路。十六大确立了“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的改革内容,这一重点内容,在原有选拔任用基础上,增加了管理监督,具有了系统性。但这一重点,仅仅是突出了改革的重点内容,未突出改革的重点对象。因此,实践中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对委任制党政领导干部的选任方式进行了较多的探索,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而对选任制党政主要领导干部选任方式的改革,基本上是处于基层小范围的试点之中。然而,选任制干部却是党政领导干部的中坚,是人民直接授权的主体,其选任方式理应成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对象。但在实践中,它又是一个难点问题。对此,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路,就是要由重点内容日趋明确、日趋完整,向重点对象日趋明朗转化。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十六大明确了改革是“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这一总目标在近期预计达到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也就是在这“三化”方面,近期重点做什么?如果没有阶段性目标,总目标的实现就是一句空话。科学化:总的来说是探索各类干部选任管理监督的特点与规律。目前应加大干部的分类工作。不仅要把干部分为“三支队伍”,而且还必须对党政领导干部进一步分类,区别选任制与委任制领导干部,探索各自选任的主体、标准及方式。民主化:总的说是扩大党员和群众

对干部选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当前应重点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的提名权、考察权和测评权等,使党员和群众在干部选用的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上发挥“主体”作用。制度化:应是加快上述重点对象、关键部位改革的条例的出台。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骤。针对改革的重点对象、具体目标,可从上下两方面开展。一是扩大决定的“主体”。将主要领导干部的决定“主体”,由以往的少数人——常委会扩大为全委会。现行常委会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于一身,把重要干部的决定权由常委会交与全委会票决制,这意味着重大事务的决策权将逐步由常委会向全委会转移。二是改革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选举制度。从基层开始,全面推行“公推直选”、“两推一选”等做法。具体讲,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由以往的党组织提名为主,改为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最后实行差额选举。

上述改革的重点对象、具体目标及实施步骤,就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与攻坚”部位。当然,这一“核心与攻坚”部位的改革,也不是孤立的。它与党内权力结构的设置、权限、运行等密切相连,与社会民主建设密切相连,需要党内外各项改革统筹进行。

本网推荐其他精彩范文: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冷思考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汇报

强调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精选多篇)(全文共1319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