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基本认识
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其实都可称为阅读教学,有些老师重视阅读方法,有些老师重视阅读中的理解,也有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定位不准确,不清晰,造成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的很多混淆。今天,我和老师们主要分享王荣生老师对阅读教学研究的新认识,希望能让老师们有所收获。首先是对基本概念的认识。
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认识,要讨论五组基本的概念。一是阅读与理解;二是阅读能力;三是阅读取向与阅读方法;四是阅读方法与文本体式;五是文学鉴赏与实用文章阅读
(一)阅读与理解
什么是阅读与理解?阅读活动的核心是理解。阅读研究专家詹森指出:“阅读和理解之间的区别仅仅是语义上的区别,因为没有理解,阅读就只是在追随书页上的记号”。所以我们讲的阅读,其实质就是“阅读理解”。学习阅读,实质也就是学习如何理解语篇,如何与文本对话。
用一幅图先解释什么是“阅读”
语文经验
学生 《背影》理解与感受
生活经验
先解释括号外面的部分。一个是阅读主体,在这里指的就是学生。一个是阅读对象,就是学生学习的一篇课文,比如一篇大家熟悉的《背影》。简单的说,阅读,就是一个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产生他的理解与感受。
因此,“谁在读”,“读什么”。就前者言,学生的改变,阅读活动就会改变;就后者言,读的对象(如诗歌、散文、小说等)变化,阅读活动也势必发生变化,教学内容也就要因此变化。
再解释括号里面的内容。括号内就是阅读活动在头脑中所发生的事情。学生在头脑中“理解”,要凭着两种经验,一是生活经验,就是社会生活中的百科知识。比如小学生读不懂一篇物理的材料,初中后学了物理再读这个材料就会懂,这就是阅读主体的百科知识丰富了,阅历增长了;另一种是语文经验,对阅读来说,就是阅读能力。学生凭着原有的阅读能力来理解和感受课文,产生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什么是阅读过程中的理解?综合心理学的研究,理解的过程大致可以描述为四个方面:
◎字词辨识,句子处理,读者把握语篇的字面讯息;
◎读者根据语篇的字面讯息,推论字里行间没有明言的隐含讯息;
◎连贯篇章和建立语篇结构,使语篇衔接并连贯成为一个可理解的整体;
◎读者把所理解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照与结合,扩展和丰富对世界的认识,进而对语篇进行评价。
“理解”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叫表面理解,也就是字面理解。我们大家都有这种经验:我们看多、学习过许多教育教学理论,有些就是字面理解。比如,我问你“什么是教育哲学”,也许我们会回答“教育哲学就是教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就是说,虽然能复述,但并不理解这句话到底说了什么。
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解的状态就已经到了第二层次:篇章结构的理解。在这个层次,理解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对读到的材料能够从整体上作解释。
第三个层次,读者能够结合社会经验对所读到的材料有深刻的、自己的理解。
目前阅读教学的现状,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在课文里找表面的信息。阅读教学停留在第一层次,而阅读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表层的信息,要走向第二和第三层次。
(二)阅读能力
根据以上对“阅读和阅读理解”含义的分析,阅读能力至少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需要具备认识字词和理解语句的能力。二是具备相应的背景知识,比如百科知识和生活经验。三是需要掌握阅读能力的核心——阅读方法。
阅读能力,大致相当于阅读方法,即关于“如何阅读”的方法。这句话,在叶圣陶早年凭着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和认识说的非常明白。他说:“国文教学有它的根本任务,就是阅读和写作训练。”其含义是:第一,必须讲究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华。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让学生心知其故。叶圣陶这里指的明晰式学习,也是当时背景下的认识。而今,我们知道,学习还有潜藏的方式,还有建构的方式。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行的习惯。也就是说,方法最后要成为学生的行为。所谓的阅读技能、阅读技巧、阅读艺术实际上都指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形象地说即“眼睛往哪里看”和“从这里看出什么东西来”。
拿到一个作品,应该看什么地方。一方面是如何找到语句和文本的关键处。但那些是关键语句呢?要靠我们头脑去定位。
另一方面,从这些地方看出什么东西来。这就需要读者对这些关键处,如何做深度加工。读者阅读能的强和弱,生活经验的丰富与否,所看出的东西就会有多少这分。
(三)阅读取向
大家都听说过“快速阅读”,也许在课堂中还用过。但快速阅读适合的阅读主体是两类人,科研工作者和政府工作人员。由于论文或文件太多,信息量太多,因此才需要快速阅读。同时,快速阅读的阅读对象是论文和公文,而我们阅读教学的大部分课文是散文,散文诗变化的,要体验,体会,不能采用快速阅读的方式。这就是阅读取向的问题。
阅读取向分三种。
第一种叫常态。是正常的人正常情况下的阅读方式。常态的阅读取向,应该把小说当小说读,把诗歌当诗歌读,把散文当散文读。
第二种叫异态。异态的阅读取向是基于合理的目的、任务,而采取的与通常的不一致的阅读取向。比如小说,编辑校对样稿,是一种读法;语言学家统计某种句法的使用情况,是一种读法;依据小说中的描写,研究那时的服饰样貌,则是另一种读法。异态的阅读方式是可接受的,因为这个阅读任务可接受。
第三种阅读取向,王教授则称为“变态”。变态的阅读取向则是基于某种错误的观念,长期地、习惯性地采取一种奇特的阅读方式,有意或习惯性地曲解文本。
几个例子,一篇散文中,作者些窗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语文老师会问:“为什么会写窗外下起雨?”作者自己的回答是,我写作的时候正好窗外下雨了,没有什么特殊意思。它是一种美感,是场合中形成的美感,意境和情境,并不表达什么很深刻的思想。
再比如说,老师随便拿一篇议论文就问,同学们,这个观点正确吗?正确。论据充分吗?充分、论据严密吗?严密。然后,王老师会问,这篇文章还没读,怎么知道呢?这种现象就很奇怪。你还没读就知道是对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阅读姿态?
文本解读错了,其实就是阅读取向问题。阅读目的决定了阅读的姿态。语文教师经常采用的阅读方式,是“为阅读而阅读”,“为学习阅读而学习阅读”,甚至“为语文考试(为答阅读测试题)而学习阅读”,我们解读错的地方可能就在这里。
文档为doc格式